宋庆龄(1893¬—1981,广东文昌〔今属海南〕人,生于上海,孙中山夫人,保卫中国同盟主席。)
中华民族像一个人样的站起来反抗日本侵略者了。在中国全部历史中,我们从未见过精神、行动和意志这样的团结一致。四万万五千万的中华民族是必然不会灭亡的。地球上没有一个力量可能消灭她。
——宋庆龄
只有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完全赢得了民族独立和民主之后,中国巨大的生产力才会解放出来,使整个世界受惠。
——宋庆龄
我们最初提出来的口号是“帮助中国人民使他们能帮助他们自己”。今天仍然是一样。帮助中国人民,使他们能帮助他们自己——并帮助你们。中国没有团结,整个反法西斯阵营没有团结,就不能获得胜利。
——宋庆龄
中国人口占人类的四分之一,几年以来,它一直是全亚洲的伟大屏障,阻止了日本法西斯统治这个占世界人口半数的地方。
——宋庆龄
受难的世界在灾变中抖动。它那丰腴的大地被法西斯罪恶的锯齿斧砍得体无完肤,神圣的山峰在明日的死亡狂潮中变得昏暗,而中国热情的黄河里每天涌流着无辜人民的鲜血,无情地将大地染成似酒的紫色,那是嗜血成性的野蛮人喷洒的。
——宋庆龄《致杨孟东》(1944年4月10日)
张澜(1872—1955,四川南充人,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。)
此次暴日侵华,利在速成,我则利于持久战……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抗战则日本国内恐慌只有日甚一日。
——张澜在欢送出川抗日将士的大会上讲话
何香凝(1878—1972,广东南海人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。)
现在已没有我们苟安或偷生的时间了,全国不愿意作亡国奴的同胞们,请都起来踏着先烈血迹,为争取我们民族生存,一齐上前线去和敌人拼命吧!
——何香凝
前方将士在浴血抗敌,在保家卫国牺牲生命,教我回去闲在家里享福?你们说得出,我可做不到!
——何香凝
我们的国家,不是半数男性所能救的,救国的责任,不能全数推到男子的肩上,我们应该起来共同负起救国的责任。
——何香凝
惟我妇女虽不能枕戈待旦,冲锋杀敌,而对于疆场上之战士,亦应尽力帮助,故饥者我当为之食,寒者我当为之衣,伤病者我当为之医治。
——何香凝
前者牺牲后者师,家家儿女送寒衣。感君勇敢沙场去,留得忠名万古垂。
——何香凝《赠前线将士》
李济深(1885—1959,原籍江苏,生于广西苍梧,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。)
大敌当前,需要国共合作,同室操戈,必给日寇可乘之机。
——李济深
黄琪翔(1898—1970,广东梅县人,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。)
我是一个军人,在抗日战争中毫无保留地贡献一切,是天经地义的。
——黄琪翔
柳亚子(1887—1958,苏州吴江黎里人,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。)
为了爱国抗日,拿出良心来吧!
——柳亚子
陶行知(1891—1946,安徽歙县人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。)
战而败,国民原谅你。败而战,国民敬重你。不战而败,败而不战,国民终有一天要和你算账。因为你失掉的不只是土地,而且是立国之精神。
——陶行知
安内必先御外;救党必先救国。
——陶行知
全国的军队起来,踏着十九路军的血迹,造成国民的武力,收复已失国土,将一个可怜的弱国变为一个令人敬爱的大国。倘若观望不前,自弃天职,那便是军阀害国的军队,人人得而攻之。
——陶行知
救国之道,一方面,全国民众应一致团结起来,武装起来,与日本帝国主义做殊死战;另一方面,应联合全世界以平等待我真正革命之民族,去抵抗推倒侵略行动之各个帝国主义,以解除各弱小民族之倒悬,而创造一条革命的光荣的新路线。
——陶行知在广西大学公园接见记者采访
美、英、法、苏都由各人自扫门前雪走上集体安全,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正在联合起来打强盗,世界各国都因中国的抗战而由看不起转至敬佩中国。
——陶行知在香港演讲《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》(1938年)
决定最后的胜利的因素是我们团结到底,奋斗到底,抗战到底……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:中国人联合起来,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
——陶行知在香港演讲《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》(1938年)
不要把保育难童的工作认为是慈善事业,应认为是保育中国的幼年主人,与将士在前线捍卫国家一样的重要。
——陶行知出席汉口战时儿童保育院欢迎茶会上的讲话(1938年10月4日)
马叙伦(1885—1970,浙江余杭人,北平文化界救国会主席。)
我是为了抗日救国而被迫离开北大的。现在敌人全面进攻,国难严重,我岂能回到敌人刺刀下去混饭吃?
——马叙伦
我是决不会出来帮日本人忙的,休要痴心梦想。如上海不能居,则当漂游四海,老骨心不足惜也。
——马叙伦
马相伯(1840—1939,江苏丹阳人,复旦大学创始人,中国国难救济会、全国各界救国会等爱国救亡团体发起人,著名的“爱国老人”。) 耻莫大于亡国,战虽死亦犹生。 ——马相伯 救国本吾人天责,余老矣,然对国民一份子之天责未尝或忘。 ——马相伯 今后非国民之公意,对内绝对不许枉费一枪弹;对外必要不许吝惜一枪弹!我国民其猛醒!我国民其亟起! —马相伯
马相伯(1840—1939,江苏丹阳人,复旦大学创始人,中国国难救济会、全国各界救国会等爱国救亡团体发起人,著名的“爱国老人”。)
耻莫大于亡国,战虽死亦犹生。
——马相伯
救国本吾人天责,余老矣,然对国民一份子之天责未尝或忘。
——马相伯
今后非国民之公意,对内绝对不许枉费一枪弹;对外必要不许吝惜一枪弹!我国民其猛醒!我国民其亟起!
——马相伯
沈钧儒(1875—1963,浙江嘉兴人,“七君子”之一。)
我们救国会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,要求停止内战,一致对外,救亡图存。谁这样做,我们就同谁团结。
——沈钧儒
抗日救国要达到最后的大胜利,必然要依靠全民族的一致参加,我们所以有结成救亡联合阵线的必要。
——沈钧儒
王造时(1903-1971,江西安福人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,“七君子”之一。)
一个个人,须有廉耻,才能齿于人类。一个民族,须有廉耻,才有颜立于世界。现在日本占领我土地,杀戮我人民,捣毁我财产,以奴隶待我,以犬马视我,我们如果没有丝毫反抗,只知苟且偷安,那真不知人间有羞耻事!
——王造时
我们为争民族的人格,人类的尊严,决不可拿“镇静”来掩饰“怯懦”,更不可拿“忍耐”来苟延残喘。我们现在应该“杀身成仁”,我们现在应该“舍生取义”。我们爱和平,我们更爱正义,但是我们决不怕强权。这才是伟大民族的伟大精神!
——王造时
史良(1900—1985,江苏常州人,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,“七君子”之一。)
假如忽视了妇女参加,不动员她们贡献力量,无异甘愿毁灭一半抗战实力。
—史良
我不是在全面抗战中,统一战线里,来和男子争什么权,不过在动员全国民众参加抗战的政治号召下,当然不容忽视了占民族半数的妇女力量。要使妇女贡献力量,至少要她有参加抗战工作的机会。
—史良
许德珩(1890—1990,江西九江人,著名政治活动家、教育家、学者,江西抗敌后援会主任委员。)
团结与抗战,这是不可分离的问题。抗战必须团结,只有团结,才能有力地打击日寇与汪逆等汉奸,才能获得最后胜利。
——许德珩
杜重远(1897—1943,辽宁开原人,九一八事变后以记者身份在湘、鄂、川、赣、沪等地活动,鼓动民众抗日救国。)
今者,东省同胞,狮梦方酣,沉默已久。此次田中内阁,竟敢高唱大满铁政策,大刀阔斧,直前宰割。盖已窥破吾民弱点,故敢肆无忌惮也。噫!同胞!同胞!事急矣!势危矣!再不猛醒,恐无葬身之地矣。乾学一介书生,手无寸柄。虽能本多 年之蓄志,作大声之疾呼。奈一木易折,孤掌难鸣何哉。尚望有志同胞,齐起响应。爱国健儿,共作干城。勿徒热诚于一时,勿遗诟骂于千秋。再接再厉,彻头彻尾。彼之侵略野心,一日不消,吾之反抗运动,一日不已。
——杜重远《泣告东北父老兄弟姐妹书》
“中日亲善”的意义是什么?我们可以断然的说一句:这是日帝国主义者希图消灭中国大众抗日的情绪,散发麻醉中国大众的一种烟幕弹。
——杜重远
现在是所谓外有强邻,内有国贼,我们要打倒我们的敌人,不是写几篇文章,丢几个炸弹,就可了事的,必须有大多数觉悟的青年,不辞艰苦,不畏强横,在一种整个民族的彻底解放意义之下,深入社会,痛下工夫,得到民众的信仰,抓住环境 的重心,向前干去,然后才有改革社会的力量,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理想。
——杜重远
青年诸君,放下消极的愤慨,负起积极的责任,努力!努力!光明的时代就从这黑暗的末日开始呢!
——杜重远
张申府(1893—1986,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,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央常委。)
联合抗战应是今日全国最高最主要的口号,今日之联合战线应以全民族为度。
—张申府
“我相信中国”这个信念在对敌抗战的时候,是极其必要的。
—张申府
罗隆基(1896—1965,江西安福人,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。)
既然奴隶、亡国已经不可避免,我们唯一出路,只有不计胜负的去抵抗到底,牺牲到底。
—罗隆基
我国领土,一寸未复,日本侵略,一卒尚在,我方职责,只有抵抗,绝无妥协。
—罗隆基
黄炎培(1878—1965,江苏川沙县〔今属上海〕人,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,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,首任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主席。)
救亡大计惟在全民合作,合作之基惟在实行民主主义之宪政,非此不足以解除纷扰,挽救危亡。
—黄炎培
李公朴(1902-1946,原籍江苏武进,生于江苏淮安,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,杰出的社会教育家,坚定的民主战士。)
延安是一个实验区,是一个革命的实验区。有人说它是革命的圣地,的确,从四面八方来到延安的青年男女,真像朝圣一样,“顶礼膜拜”,这是象征着一种人类的希望,人民的愿望,是谁也阻止不了的。但作为我来说,与其说它是革命圣地,还不如说它是革命的摇篮。因为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,都在这里得到孕育、成长,然后又到四面八方去发展壮大。它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,是至为深远的。
——李公朴
闻一多(1899-1946,西南联大教授,诗人,学者,民主战士,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。)
不要以为有了知识分子就有力量,真正的力量在人民。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。没有知识是不成的,但是知识不配合人民的力量,决无用处!我们知识分子常常夸大,以为很了不起,却没想到人民一醒觉,一发动起来,真正的力量就在他们身上。
闻一多《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》
诸位,记住我们人民始终是要抗战到底的,万一敌人进攻,万一少数人为争夺胜利闹意气而不肯把实力拿出来抵抗敌人,我们也有我们的办法。不要害怕,不管人家怎样,我们人民自始至终是有决心的,而有决心自然会有办法的。还要记住昆明
国际间“民主堡垒”的美誉,我们从今更要努力发扬民主自由的精神。那一天我们的美梦完成了,我们从黑暗中造出光明来了,到那时中国才真不愧四强之一。
—闻一多《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》